今天
当前位置:> > 崆峒文物 > 学术论坛

从崆峒山问道宫碑记谈养生术

 

时间:2016-08-09
点击数:
作者:
来源:崆峒山文物管理所

从崆峒山问道宫碑记谈养生术

平凉市崆峒山文物管理所所长  赵娅利

核心提示:重修崆峒山大什方问道宫碑刻于大元十七年(1357年)。该碑位于崆峒山前山问道宫院内,碑通体为褐砂岩质,分碑、额、。赑屃三部分。碑高2.74米,宽1.42米,厚0.31米,额高1.51米,宽1.50米,厚0.37米。赑屃座体长2.80米,宽2.1米,高0.87米。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碑刻。额阴刻“二龙戏珠......”

崆峒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很多古代名人留下的手书碑刻,弥足珍贵,其中《重修崆峒山大什方问道宫碑》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且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意义的碑刻,是崆峒山上仅有的三通元代碑刻之一,同时,其上的碑文从多种角度对古代的养身术做了较为精辟的阐述,堪称古代养身理念的精华所在。下面,我就崆峒山问道宫碑的养生理念以及自身的一些养生思考做一些简单分析。

崆峒山前峡问道宫院内有一通《重修崆峒山大什方问道宫碑》,是大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刻的。碑为褐砂岩质,分碑、额、碑身(赑屃bixi)三部分。赑屃它形似龟貌,气力大,好负重,所以充当了石碑座子,象征长寿和吉祥。《重修崆峒山大什方问道宫碑》碑高2.74米,宽1.42米,厚0.31米,额高1.51米,宽1.50米,厚0.37米。体长2.80米,宽2.1米,高0.87米。额阴刻“二龙戏珠”,平凉府四官职姓氏,碑身刻有碑文,保存较为完整。该碑是崆峒山景区一通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观赏价值的碑刻,遗憾的是重修问道宫碑刻中间有断裂,其它部分保存尚好,个别字迹稍显模糊。该碑原位于崆峒水库附近,1976年崆峒水库建成后该碑被淹没于水库中。1980年重修问道宫后将该碑移到新址。

《重修崆峒山大什方问道宫碑》:碑铭及序(共1200字,43行)字体为楷书,碑文记载。黄帝曾经前往崆峒山向广成子请问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与长生的妙道。碑文的第十二行至十四行写道:“窈冥昏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焉”。就是说,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回答;“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规律,所以说它是“窈窈冥冥”、“昏昏默默”的。但是,必须把握住处于窈冥状态的这种客观规律,才能健康长寿。因为客观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无视无听”。这里无视无听,不是真的让你闭目、塞听,而是说不要妄视、妄听。对外界瞬息万变、五光十色、影响身心健康的事物,千万不能执着,看就象没有看见,听就象没有听到,一切按“道”———即客观规律而行,才能“抱神以静”。精神能够静下来,“形将自正”,形体自然就会健康。这是因为,你一切顺其自然,没有私欲,没有妄念,内心达到“必清必静”的程度,既不会无谓的劳损你的形体,也不会无端的动摇你的精神,更不会因患得患失而“思虑营营”。做到这些,自然就可以健康长寿。慎重清理掉内心的东西,关闭掉外面的诱惑,知道失败越多,人的欲望越少,生命力反而越旺盛。最后的结果是:我谨慎守护身体,身体自然会健康强壮,我守身心合一,用来调和身心,所以我修身至今已经一千二百年,而我的身形还从不曾有过衰老。

广成子告诉黄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长生,而要达到长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静”,也就是要让精神归于清静。怎样做才能归于清静呢?就是要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清静是悟道的高尚境界,清静有益心身健康。生命的健康,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情绪,一个人若能做到清静,在道德水准上就达到了一种高度,自然能够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明代作家陈继儒《幽窗小记》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的这两句话则阐述了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当我们不可避免的处在纷扰功利的环境当中,我们唯有用良好的生活态度来应对,为人处事上视荣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无论生活环境优劣,都会生活得很安宁,不会产生忧思困苦。因此要想生活得自然平和,首先要有一颗清静的心,要想保持心灵从容淡定。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即使处于一个功利的环境,不得不为生存逐利,也不能为了名缰利索,抛弃自身的品德。这些都要加深个人的修为,才能以内在的清静,抵御外在的诱惑。

黄帝问道是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问道、二是悟道、三是授道、四是得道。实际上黄帝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人的身体要健康就得各个器官和谐,现代社会与人一样需要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帝问道的故事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这就是“修身体道”的奥妙。给予人们的积极启示在于,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要心胸豁达,宽容大度,善于忘却烦恼,保持身心的虚静愉快。黄帝因闻至道于崆峒,长寿而善终,为后人所敬仰,奉为偶像。因而问道宫自古至今香火不断。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丧失了过去的平静,人心变得烦乱,严重影响着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不妨多倡导这种心神清静的意境,只有守住心灵的清静,才能保持内心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获得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庄子•在宥篇》亦有记载。至道,即道路,引申为“人生必由之路”,古人把道视为人生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至道,即最好的养生之道,或称最好的养生规律。

笔者认为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根据四时的寒暑变化而加减衣服,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其次,要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老子在其著作中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历代养生家甚至道家、儒家继承下来。

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失衡。在面对得失的时候斤斤计较,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仅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长远的利益,失衡与浮躁更使我们的健康堪忧。在这变幻万千的现代社会当中,各种纷扰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唯有做到心灵由内而发的宁静,做到不为外物所干扰而直视本质,方能真正的做到修心养生的目的。

云消雾散后才能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方可沟通真实的心灵,清静的境界才是人们的自然的归宿,恬淡与静心才能使人们的健康得到基本保护。内在心灵也是如此,唯其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清静心,才能得到空明的智慧,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赢得人生的平衡与和谐。归根结底,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内心的自由与安宁,来自这种清静的心境,这是身心健康的源头活水,也是道教智慧的不竭灵源。

《重修崆峒山大什方问道宫碑》中有关养生的记载,浓缩了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堪称中华古老养生文化的“活化石”,被道家视为内丹修炼的理论依据。这种对道的精辟论述以及对养生理论的重大贡献,至今在道教史上闪烁着光辉的一页。

上一条:无

下一条:无


网站主办:平凉崆峒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咨询电话:0933-8510202    救援电话:0933-8510003    投诉电话:0933-8510201    联系邮箱:ktslyw@163.com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陇ICP备0500212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80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