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 > 印象崆峒 > 历史文化 > 三教共融

三教共融

 

时间:2016-08-13
点击数:
作者: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崆峒山的“三教洞”,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是三教共处相容的具体体现。此外,崆峒山还有“三教禅林”,也称“居士林”。三教共处一山,这有其历史渊源。简单地说,儒、释、道“三教”是长期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互相矛盾、互相斗争,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最早从汉魏两晋起,是三教关系史的开始阶段。三家的基本情况是,儒家虽在西汉被捧到独尊地位,但在哀、平之际,它的主流已悦变为谶纬神学,因此要求从别的思想形式中吸收养料,以进行必要的改造。佛教初入中国,还未站稳脚跟。为了使中国人乐于接受,必须使自己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信仰相协调,即必须既迁就迎合儒学,又迁就很多道教。道教刚刚建立,十分幼稚原始,为了完成创建任务,也须吸取儒学和佛教。这样,三家的矛盾冲突少,互相依赖吸取多,就成为这个时期三家关系的主要特点。

东晋之后,中国人进入南北分裂、对峙时期。三教也因前段时期的发展而起了变化。主要是佛教已经相继摆脱对道教和玄学的依附地位,而发展成为一支颇具实力的独立力量。三教开始鼎立,三教之称亦起于此时。隋唐时期,认为儒、道同源,在儒为仁、信、礼、义,在道为道德。到了五代,斗争比较激烈。宋、元是“三教”斗争趋向缓和,融合呈现大发展   的时期。其主要标志,一是“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在三家中长唱不衰,二是儒家在北宋出现了以融合释、道为特点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道教在南宋至元初相继出现了几个融合儒、释的新道派。

“三教一家”之说,大约始于南北朝,而形成三家同唱,蔚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始于北宋。金初,此方相继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三个新道派,皆以“三教合一”为依托,尤其是全真道道士王喆(号重阳子)所创,并组织了5个以“三教”二字冠首的教会以吸收道徒。一开始就表现在“三教合一”特色。明清时期的儒家家林北恩将儒学变成三教合一的宗教,名“三一教”,这是它长期从事儒学后,40余岁时在所建学术团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明清佛教融合理学者多,融合道教者少。但“三教合一”仍为许多僧人的口头禅。

崆峒山的宗教人士也能跟上形式发展,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在明末清初就在岩石上开挖了三教洞,这个洞因是石质洞,花费了十多年才修成。之后,三教虽有矛盾,多是在建庙地盘上有些许争执,但在教理、活动上都较融洽,方丈、道长都较团结。这是崆峒山三教长期共存的主要基础和特点。

崆峒山道教

自古道家之居常以石室洞天著称。崆峒山有传说久远的广成子洞、玄鹤洞、玉女洞、朝阳洞、青龙洞、广成子丹穴、浴丹泉、黄龙泉、黑龙泉、玛瑙泉及众多的石室窟穴。所建道院宫观,屡遭兵燹,代有兴废,很多遗迹今已难于详考。现只能就仅存的山志、碑文、摘录几则有关道家宫观的纪事。

山麓问道宫,始建于唐代以前。

唐代,在山上修建轩辕宫(清代移天仙宫院内)。

北宋乾德年间,在马鬃山巅创建真武殿。

政和年间,宋徽宗颁旨,集贤院承旨,知渭州张庄奉旨,重修山麓问道宫,将问道宫辟为道教大什方,并派京兆天宁万寿观赵法师前来任住持。

元代至元年间,奉元丹阳宫道人姜公以"教源所在",受平凉巨儒王文顺及侄孙恭请,慨然前来担任重修问道宫的住持道人。

明嘉靖二十年开始,平凉韩藩王室将马鬃山巅辟建为隍城,明熹宗亲书"敕敕崆峒"四字镶于隍城正门楣首,在隍城内重建真武殿,顶覆铁瓦,远望如金台玉阙,并增建献殿、药王殿、老君楼、太和楼、玉皇阁、灵宫洞。自山麓至香山梁顶,修建了聚仙桥、王母宫、紫霄宫、老营宫、遇真宫、南崖宫、天仙宫、斗姆宫、静乐宫、玄圣宫、飞仙阁、磨针观、十二帅殿、白虎殿、东华庵、混元楼等。在雷声峰修建了雷祖殿、玉皇楼、圣父圣母楼、三观殿。从中台至隍城创建了三天门,并在二天门建三教洞。期间二次重修问道宫,并在院内增修全真阁。

清康熙年间,请来陕西陇县龙门洞道士苗清阳,将崆峒辟为道教十方常住之一。此后,在隍城前增建钟鼓二楼,在雷声峰一带又建三星殿、龙君殿、眼光殿、在香山梁顶修三清道祖殿,在小礓嚓修建药王洞,在东台修建关圣帝君殿,在中台修建飞升宫、三皇楼,在招鹤堂增修三清殿、文昌宫。

民国期间,于南台创建邱祖殿,在中台创建七真观,在凤凰岭创建太清宫,在蜡烛峰顶创建八仙殿,于棋盘岭修建三圣殿。

一九五八年反宗教特权后,仅留少数道人看守宫观,建筑物逐渐颓圯,至一九八零年时仅剩隍城建筑群、紫霄宫、雷祖殿残存,其余均成废墟或瓦砾场。一九八二年后,群众集资,重修了雷声峰建筑群,补修翻新了隍城部分建筑物,并将原玉皇阁改造为五间大殿。至一九八九年,先后重建了问道宫、王母宫、修建了天仙宫、太清宫、三皇楼、三圣殿、子孙宫、轩辕楼,还有正在修复的龙君殿等。

崆峒道教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天下,为中国道教创源之一,称黄老道。有传说中的容成公、赤松子。周幽王时有长桑子徒韦震居崆峒山修炼。秦汉时“黄老”盛行,秦始皇、汉武帝造访崆峒。唐代已有问道宫,又有钟离权、伍符等修道崆峒。北宋乾德年间(963-967)在小马鬃山巅(今皇城)建真武殿,天圣七年(1029),道士陈宗秀与终南山铜匠陈训铸天圣铜钟。政和年间(1111-1117),知渭州(今平凉)张庄奉旨重修问道宫,道教第一山辟为全国道教大什方之一。披云真人游居并著书。后至元六年,奉元丹阳宫道士姜公以“教源所在”,□然前来住持重修问道宫。明代道士张三丰避居崆峒5年,并多传闻轶事。嘉靖年间居平韩藩王室大肆整修创建宫观。清初平凉知府杨凤起函请陕西陇县龙门洞道士苗清阳前来住持重修皇城,将崆峒列为全国道教十方常驻之一。

崆峒山佛教

 

唐代贞观二十年(646),太宗皇帝李世民亲赐田亩给崆峒山明慧禅院。有仁智禅师住持寺院并开凿登主峰小马鬃山通道“上天梯”。被后世弟子尊称为开同祖师。东西南北中“五台”和凤凰岭等处均建有寺院。

后周4显德五年(958),世宗孝武帝柴荣给明慧禅院赐紫。

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浇铸的“皇帝万岁”铜钟(即天圣铜钟,今存平凉地区博物馆)铭文载有:“同勾当僧令远,同勾当僧梦云,同勾当塔主僧智曾,都勾当管内僧正译经沙门德均,都勾当崆峒山 赐紫沙门重仪”。庆历二年(1042),西夏兵大肆入侵陇东,崆峒山僧人法淳率众抵御夏兵,保护人畜数万和御书院,十二月,受朝庭封号和赐紫:“法淳号志护大师,法涣、法漫、法深、法汾并赐紫衣,行者云来等悉度为僧。”建中靖国元年(1101),僧众建修石经幢,刻《陀罗尼经》一卷于石,竖法轮寺。

元代崇敬番僧,安西王忙哥剌赴六盘山行宫,经常过往平凉。王相商挺请求在崆峒山建寺,至元九年(1272),安西王出资,商挺督工,请名僧帝师八思巴叔父槊里吉察思揭兀督工监造东台宝庆寺,至元十五年秋八月竣工,安西王率百官亲临庆典,盛赞宝庆寺精美壮观,特赐三品银印统管陕西、四川、西夏诸路佛教,一时佛教大兴,徒众骤增。后将绝顶真武殿改奉释迦佛,建香山寺、观音庵,补葺重建中台殿宇。

明成祖朱棣(1403~1424年在位),曾敕碑于崆峒山中台,旨令保护全山寺刹。嘉靖二十年(1541),有僧人犯戒,官府出面惩处恶僧,山上佛事受到影响。万历十八年(1590),神宗皇帝朱翊钧颁旨,命僧录司左觉义、张达坚和僧人慧舟、湛兴入京讲述崆峒盛况。二位禅师向皇太后(定陵)讲述崆峒山佛教盛况及经典不足等情,太后遂颁赐三藏经经二万余册。经书运回后,由韩藩王室将中台真乘寺经库改建为藏经阁珍藏。万历三十一年,神宗帝又亲敕匾额,并降旨竖碑于藏金阁,钦命珍藏佛经。其间还将中台辟为十方常驻院,供游方僧侣驻足,并于寺内设特大铁锅一口,可盛水数十担,一次下米数斗,供数百僧众同时进餐。

清初佛教僧众仍然以中台乘寺为全山寺院之中枢。凡住持长老皆升座于此,领管全山佛教。创建于文殊庵、七佛阁、弥陀庵、招鹤堂、茶庵寺等佛寺,曾住持全山寺观近20处。同治二年(1863),回民军反清战火延及崆峒,居山僧道逃散,其后寺宇多由道士供奉香火。

中华民国初年,仅剩茶庵寺、北台、西台各寺由僧人住持供奉香火。民国21年(1932),曾任甘肃省民政厅长的郑浚归家后,受戒为居士,以复兴佛教为已任,赴甘南、舟山,搬僧取经,主持成立平凉佛教会。除在城内大兴佛寺外,又在崆峒山重修茶庵寺、莲花寺,在狮子岭和天台山建佛籁寺和观音阁。时任平凉专员刘兴沛亦为援手助力,佛事日盛。

1949年解放后,朝山礼佛者减少,僧尼多迁徙、还俗。1958年反对宗教特权后,已无居山僧人,佛教活动停止。1979年,原茶庵寺还俗和尚心悟重新出家居西台,住持修复佛殿。1982年成立平凉县崆峒山佛教管理委员会,由居士朱吉祥任主任委员,借紫霄宫为会址。1983年从灵台县请来常慧和尚为住持僧。1984年成立平凉市崆峒山佛教协会,常慧任会长。1985年常慧出席甘肃省佛教协会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省佛教协会理事。1987年常慧圆寂,弟子持心和尚被推选为佛协会长。1992年平凉市崆峒山佛教协会会址迁到中台塔院。现已修复的有栖云寺、莲花寺、茶庵寺、法轮寺等。


崆峒山儒教

孔子的学徒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强调“德治”和“仁政”以及道德的自我修身养性。尽管他历经两千多年为封建统治阶级依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诠释、演绎,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对社会发展产生过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却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也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西汉以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成为儒学的正统。它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它倡导“天人应说,以符瑞、灾异解释人世沧桑,强化君权神授理念,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较,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同时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并继承殷周以来的天地鬼神信仰,为儒家学说演变成一种宗教起了先导作用。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又杂入谶纬神学,并不断升级地神话孔子,终于形成以天地鬼神为信仰,天人感应、阴阳五行、星历推运、符命灾祥为教义,以祭享报谢为祈祷,以星运占卜、求晴祈雨为方术,以岁时禳祓为禁忌,以三纲五常为戒律,从而在整体上反映整个封建社会关系的宗教学说——儒教,孔子也被推为儒教的教主。

儒家学说在演变成宗教的过程中,是与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有直接关系的,是佛教的偶像崇拜,供奉浮图,、使儒家效法,立孔子为祖师,为教主的同样,儒家学说成为宗教后,与后来兴起的道教更是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儒、释、道三教之间有相同的根本点,互相吸取。但三教之间也有矛盾,主要是佛、道两家教团之间因势利竞争产生的矛盾,在义理方面的差异和互相排斥是很次要的。佛、道两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迎合儒教的,故儒教与佛道都能相容相安。

上一条:无

下一条:无


网站主办:平凉崆峒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咨询电话:0933-8510202    救援电话:0933-8510003    投诉电话:0933-8510201    联系邮箱:ktslyw@163.com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陇ICP备0500212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80202000123号